2013年3月16日,凉州区诗词楹联学会在西陆网主办的“《凉州词》论坛”成功开通;3月23日,学会在龙网主办的“《凉州词》论坛”横空出世;3月24日,天马文学网设置“《凉州词》论坛”专栏。在互联网上三个论坛的集中出现,标志着新时代《凉州词》的创作将迎来一个崭新的阶段。欢迎各位诗词曲联赋的朋友大驾光临“《凉州词》论坛”!欢迎全国各地的同仁网友注册!欢迎交流!欢迎题词赠诗!

Join the forum, it's quick and easy

2013年3月16日,凉州区诗词楹联学会在西陆网主办的“《凉州词》论坛”成功开通;3月23日,学会在龙网主办的“《凉州词》论坛”横空出世;3月24日,天马文学网设置“《凉州词》论坛”专栏。在互联网上三个论坛的集中出现,标志着新时代《凉州词》的创作将迎来一个崭新的阶段。欢迎各位诗词曲联赋的朋友大驾光临“《凉州词》论坛”!欢迎全国各地的同仁网友注册!欢迎交流!欢迎题词赠诗!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四月 2024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日历 日历

相册


沧海蝴蝶李商隐 Empty
登录

找回我的密码

搜索
 
 

结果按:
 


Rechercher 高级搜索

有谁在线?
总计有5位用户在线:: 0位注册用户, 0位隐身和 5位游客



[ 查看所有列表 ]


用户同时在线最高记录是85人在周三 19 四月 2017 - 21:50
最新主题
» 多丽•中华嫘祖山
沧海蝴蝶李商隐 Empty周三 18 二月 2015 - 8:28 由 Admin

» 白 明 水调歌头•西安钟楼
沧海蝴蝶李商隐 Empty周六 25 十月 2014 - 23:21 由 Admin

» 伯凤麟 中国母亲河联(576字长联)
沧海蝴蝶李商隐 Empty周一 12 五月 2014 - 22:56 由 Admin

» 题贺"凉州诗词 楹联学会"成立(藏头诗)
沧海蝴蝶李商隐 Empty周三 2 四月 2014 - 17:27 由 蓝蓝天毛振玉

» 苦寻马航 MH370 同胞
沧海蝴蝶李商隐 Empty周六 29 三月 2014 - 18:06 由 蓝蓝天毛振玉

» 五绝·咏“绿野春耕”画意五首(藏头诗)
沧海蝴蝶李商隐 Empty周三 19 二月 2014 - 1:54 由 Admin

» 长江长城,我脸上深深的皱纹(现代诗)
沧海蝴蝶李商隐 Empty周三 19 二月 2014 - 1:50 由 Admin

»  五排·漫吟
沧海蝴蝶李商隐 Empty周六 28 十二月 2013 - 10:11 由 武立之

»  七排·寄赠吕凤鼎先生
沧海蝴蝶李商隐 Empty周五 27 十二月 2013 - 7:54 由 武立之

本周最活跃发帖人
No user

本月最活跃发帖人
No user

统计
论坛共有86位注册会员
最新注册的会员是 巴渝原创文学

我们的会员们总共发布了1115个帖子 在955个主题中
RSS


Yahoo! 
MSN 
AOL 
Netvibes 
Bloglines 


社会化书签

社会化书签 reddit      

在您的社会化书签保存并分享地址


沧海蝴蝶李商隐

向下

沧海蝴蝶李商隐 Empty 沧海蝴蝶李商隐

帖子 由 鴻 逸 周六 30 三月 2013 - 23:38

1.恋情

  提起李商隐,人们就会想到他谜一般的无题诗,自然也会想到他谜一般的爱情故事。对李商隐的好奇心人皆有之,连国家主席都不例外。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某个七月二十七日,***同志给秘书下达指示:“田家英同志:苏雪林著《李义山恋爱事迹考》,请去坊间找一下,看是否可以买到,或者商务印书馆有此书?”苏雪林何许人也?她是二十世纪大名鼎鼎的才女,《孽海花》作者曾朴称她是“文坛名探”、“故纸堆里的福尔摩斯”。这位“女侦探”的成就之一,据说就是解开了悬置已久的李商隐爱情之谜。苏女士宣称李商隐的爱情“是千古以来文人中罕有的奇遇,情史中的第一悲剧”,在《李义山恋爱事迹考》一书中,她告诉我们李商隐的恋爱对象,既有公主身边的女道士(宋华阳姐妹),又有皇帝身旁的宫嫔(一对姊妹花飞鸾、轻凤),这都是无法公开的恋情,因此也注定没有结局。

  苏女士的推断曾经风靡一时,激发了众多爱好者对李商隐个人问题的兴趣,连主席都想弄个明白。那么,苏女士是否成功地解开了这个谜底呢?今天看来,很多人认为苏女士所留给我们的依然是一个猜想。正如对李商隐《锦瑟》一诗的主旨,有人说是歌咏瑟这种乐器,有人说是悼亡死去的爱人包括情人,有人说是顾影自怜,有人说是怀念李党领导人李德裕,有人是说诗人的生平总结包括对诗歌创作的回顾,还有人说主旨是爱恋。“爱恋说”中,有人猜测说为令狐家中的小妾而写,有人说是李商隐为其小姨所写,而苏雪林女士言之凿凿地说“锦瑟”是爱情的纪念物。《锦瑟》究竟为谁而作,除了天知地知外,也只有李商隐自己知晓了。也正因为死无对证,尽管谁说的都可能不算数,但谁都可以理直气壮地站出来宣称掌握了赤裸裸的真理。

  苏雪林女士的观点很有力度,“情歌王子”的爱情故事本来已经够有吸引力了,现在又与皇室了产生感情纠葛——看看李商隐爱恋对象,不是公主身边的人就是皇帝身边的人——那就更为轰动了。不过,也有一些令人费解的地方,李商隐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爱恋对象呢,是一见钟情、情不得已,还是另有所图,还是为了挑战难度,专门来体验轰轰烈烈、死去活来的爱情?今天与皇室产生绯闻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效应,戴安娜尸骨未寒,情人已经在叫卖往日的情书了,但李商隐终身潦倒落魄,从未扬眉吐气。过去与皇室产生绯闻相当危险,据苏女士说那对姊妹花飞鸾、轻凤事败之后被迫自尽,李商隐虽然一生不得志,但亦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他曾受到皇室的追杀。

  或许李商隐对皇室有一种连他自己也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李商隐多次宣称自己与皇室同宗,可惜没有官方文件证实他的这一说法,而且显而易见的事实都对李商隐的说法不利。李商隐字义山,他的原籍是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其祖父迁居郑州荥阳(今属河南)。他的高、曾祖以下几代都只做到县令县尉、州郡僚佐一类下级官员,他的父亲李嗣曾任殿中侍御史,在李商隐出生的时候,也还只是一个嘉县(今河南获嘉县)令,后来到浙江去做幕僚,在李商隐九岁的时候就死了。可见他即使是皇室宗亲,也是那种非常遥远的宗亲。刘姥姥与贾府的关系已经很疏远了,刘姥姥的女婿叫王狗儿,这王狗儿的祖上和王夫人家偶然连过宗,被认做侄子,可刘姥姥提起来还有人认账。李商隐与皇室的的关系,除了当事人念念不忘,其他人恐怕都很难想起来了。当然,这不包括李商隐的忠诚拥趸清人李采田,他花了极大的气力,收集了大量资料,最后证实李商隐是皇室远房宗亲。

  李商隐倘若知道清人李采田对这件事这么关心,估计也得感动与内疚。因为他虽然多次提到与皇室的关系,但他也只是说说而已,并没有寄予太多的希望,也没有太多的依恋。在《祭裴氏姊文》一文中,他说自己“四海无可归之地,九族无可倚之亲”,在《祭处士房叔父文》中他则说自己“宗绪衰微,簪缨殆歇”,可见他没有把皇家当作自己的亲人,对皇族也没有认同感。《红灯记》中李铁梅说她家的表叔数不清,没有大事不登门,虽说是亲眷又不相认,可他们比亲眷还要亲。李商隐与皇室虽是亲眷又不相认,可比亲眷显然要疏远的许多。这里面的奥妙大家都能猜出几分。

2.误会

  李商隐号玉溪生。玉溪在怀州玉阳山,据说他曾到玉溪附近学仙,所谓“忆昔谢四骑,学仙玉阳东”,又言“共上云山独下迟,阳台白道细如丝。君今并倚三珠树,不记人间落叶时”,写的都是玉阳山的往事,可见对那段生活刻骨铭心。有专家进一步考证说李商隐学仙的道观是在玉阳东面的琼瑶宫,与西面的玉真公主故院灵都观两相对峙,中隔玉溪,所以李生干脆自号“玉溪生”。那么李商隐究竟什么时候开始学道,又什么时候与女道士产生了感情纠葛呢?

  父丧之后,李商隐跟随母亲回到郑州。两年后,父丧期满,他们迁居洛阳。这时候他们的日子过得很清苦,作为长子,李商隐还得做点小本生意来维持生计,如“佣书贩舂”,抄书挣钱,补贴家用。受堂房叔的影响,他对古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十六的时候就写出了《才论》、《圣论》等好文章,在洛阳闯出了名号,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以古文出诸公间”。崭露头角的李商隐引起了骈文大家令狐楚的注意。大和三年(829),时为天平军(治所在今山东东平)节度使的令狐楚邀请十七岁的李商隐到他的幕府去做巡官,让他和自己的儿子令狐綯一起学习,并亲自教他写作四六文以便在仕途上有所拓展。

  令狐楚为什么要这样器重李商隐呢?一方面自然是因为李商隐才华出众,引人注目,令狐楚也是文坛执牛耳者,提携后进是理所当然;另一方面令狐楚是牛党中的重要人物,是当时的实权派,自然会有意识地建立自己的政治团队。李商隐接受了令狐楚的栽培与资助,在时人的眼中也就意味他站在令狐楚的身后,在需要他的时候,令狐楚大手一挥,李商隐必须奋不顾身地冲将出去。可惜,年轻而浪漫的诗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终其一生,他只是把令狐楚当作长者来敬奉与感激。李商隐曾有一首《谢书》来表达自己的惶恐与惊喜:

  微意何曾有一毫,空携笔砚奉龙韬。自蒙夜半传书后,不羡王祥有佩刀。

  这里用了几个典故,大意是令狐楚虽然把他请进了幕府,但很少让他从事事务性的工作,只是在夜晚传授他写作四六文的技巧,这让诗人很激动。在李商隐的眼中,令狐楚手把手地教他写骈文,就是文坛上的衣钵相传,是个人情谊。而在令狐楚看来,这是一种政治投资,因为骈文是官场上的应用文字,他让李商隐继承骈文大家的旗号,同时也是让他扛起令狐家所代表的那面政治大旗。诗人往往在情感上过于敏锐,而在政治嗅觉上又过于迟钝,这就造成了后来的悲剧。

  大和六年,令狐楚资助他前去京城应试,因为无法得到考官的认可,他落榜了,后来给令狐楚写了一封信表达歉意,说什么“仰尘裁鉴,有负吹嘘”,辜负了令狐楚的厚望。这时他的还是把考试当做自己的事。韩愈等人在考场上失利一次,就弄懂了其中的诀窍。李商隐奋斗了五年,多次失败,还以为是自己不够努力或智商太低或长相不讨人喜欢的缘故。后来令狐楚的公子令狐綯给了他一个进士的名额,他还以为令狐公子是看在同学之谊的情面上。开成二年(837),礼部侍郎高锴为主考官,他是令狐綯的铁哥儿们,考试之前专门来问令狐綯与谁关系最好,令狐綯连续说了三次李商隐,两人心照不宣,尔后李商隐果然榜上有名。上榜的诗人对令狐同学很感激,但也只是停留在感激层面,没有想到应该贴耳俯首做誓死追随状,没有想到应该用自己的政治生命去报答,这是一个诗人与政治家的误会。

  很多年后,诗人还未醒悟。直至令狐楚死时,诗人依然很单纯。开成三年(公元838年),李商隐写了一篇《奠相国令狐公文》。文曰:“天平之年,大刀长戟。将军樽旁,一人衣白。十年忽然,蜩宣甲化。”意思是令狐楚做天平军节度使时,在刀戟森森的大堂中他悠然端着酒杯,旁边的那个白衣秀士就是诗人。他说自己经过令狐楚多年的指点,写作四六文的水平取得了飞跃性的突破,就好像蝉儿蜕壳而获得新生。对于一个初涉仕途的年青人而言,骈文就是追求富贵利禄的阶梯;但对于文学家而言,骈文就不一定具有同样的意义。晚年的李商隐,回顾当年学习骈文的欣喜,很含蓄地说了一句骈文就是对对子工整而已,颇有些不以为然的味道。他还是只从文人的角度来看待骈文,这样的立场,也注定他只能是个文人。

在进士及第的前一年,诗人在济源玉阳山学道教。关于李商隐与女道士之间不得不说的故事,苏女士的想象力不算太离谱,毕竟这个故事还算是空穴来风。李商隐有首《银河吹笙》:

  怅望银河吹玉笙,楼寒院冷接平明。重衾幽梦他年断,别树羁雌作夜惊。月榭故香因雨发,风帘残烛隔霜清。不须浪作缑山意,湘瑟秦箫自有情。

  清朝人冯浩笺注说:“上四句言重衾幽梦,徒隔他年,羁绪离情,难禁昨夜,是以未及平明而起,望银河吹笙遣闷也。总因不肯直叙,易令人迷。缑山专言仙境,湘瑟秦笙则兼有夫妻之缘者,与银河应。此必咏女冠,非悼亡矣。”这里说得比较含蓄。通俗的说,冯浩认为这首诗写的是李商隐对女道士的思念之情,而且这情感还是属于夫妻之间的那种特有的情愫。因为诗中所用的银河及湘灵鼓瑟、萧史吹箫等典故都说明他与这位女道士有夫妻之缘。不过,苏女士由此诗得出李商隐是三角恋中的失败者,也算是发挥了超常的想象力:“女道士既与义山决裂,而义山余情不断,尚不胜其眷恋之意。‘楼寒院冷’犹言共衾无人,觉楼院更为清冷。……女道士之厌弃义山,必饰词将专心修道,不更牵于儿女之情了。其实他却和另一个羽士在闹恋爱。义山也知道她说的是一派假话,所以最后二句用一种如恨如嘲的口吻劝她道:你何必假惺惺拿修道来骗我呢?恐怕你们湘瑟秦箫早在那里倡和了!”

  由于诗人在《月夜重寄宋华阳姊妹》、《赠华阳宋真人兼寄清都刘先生》等诗中提到了“宋华阳”的名字,于是宋华阳就被认为是李商隐的恋人,甚至还有人认为李商隐曾经和宋华阳姐妹二人同时恋爱。这时的李商隐真辛苦啊,想想就让今天的青年人汗颜。其时他尚未及第,自然得好好复习功课,以备来年科考,同时学仙还要忙于制造声名,如李白那样发现一条“终南捷径”。谈恋爱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商隐同学艰顿的家庭生活使他举步维艰。但大家都认为商隐同学没有把这些障碍放在眼中。更令人惊叹的是,李商隐与恋爱的对象联系相当困难,见一次面需要跋山涉水。如今有教授指出,爱情的力量永远不能低估,为了金凤玉露一相逢,李商隐往往要一个高大的山峰上溜下来再攀爬到另一座高耸入云的峰顶上。没有对爱情的执着,诗人能克服这样的困难么?

  不过,与宋华阳姊妹谈恋爱的难度,想起来还是比与皇帝身边的宫女姊妹花谈恋爱的难度要小得多。当初,这对宫女姊妹进宫的时候,商隐同学还只有十四岁,真不知道这段情缘是如何发生的。高墙内外他们是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来联系的呢?那时没有电话,没有网络,也没有书信往来,莫非是心与心之间无声的交流?同样令人费解的还有他与令狐家的绯闻,据说他与令狐楚的义女,一说是小妾,另一说是丫鬟,又有了私情。令狐綯后来恼怒成羞,莫非也有这个因素?

  3.无题

  李商隐自己所承认的初恋,是与一位名叫柳枝的姑娘之间的故事,但这个故事刚刚拉开序幕就落幕了。严格讲来,它还算不上恋爱,只是双方互有好感。当然,越是恋爱未遂,留下的遗憾越巨大。李商隐写有《柳枝五首》,前面有个长长的序言,讲述了他的这段经历:

  柳枝,洛中里娘也。父饶好贾,风波死湖上。其母不念他儿子,独念柳枝。生十七年,涂妆绾髻,未尝竟,已复起去,吹叶嚼蕊,调丝擪管,作天海风涛之曲,幽忆怨断之音。居其旁,与其家接故往来者,闻十年尚相与,疑其醉眠梦物断不娉。余从昆让山(堂兄李让山),比柳枝居为近。他日春曾阴,让山下马柳枝南柳下,咏余《燕台诗》,柳枝惊问:“谁人有此?谁人为是?”让山谓曰:“此吾里中少年叔耳。”柳枝手断长带,结让山为赠叔乞诗。明日,余比马出其巷,柳枝丫鬟毕妆,抱立扇下,风障一袖,指曰:“若叔是?后三日,邻当去溅裙水上,以博山香待,与郎俱过。”余诺之。会所友有偕当诣京师者,戏盗余卧装以先,不果留。雪中让山至,且曰:“为东诸侯取去矣。”明年,让山复东,相背于戏上,因寓诗以墨其故处云。

大意是柳枝听到李商隐的诗歌后,对他产生了情愫,后来远远见了一面,就定好三天后约会。但李商隐的一个朋友搞了一个恶作剧,把他的行李偷走了。李商隐没办法,只得追赶朋友去京城。后来听说柳枝已经被某大官僚娶走,这让他很惆怅,既然都是诗歌惹的祸,那么就让诗歌来偿还情债,于是写下《柳枝》五首:

  花房与蜜脾,蜂雄蛱蝶雌。同时不同类,那复更相思。

  本是丁香树,春条结始生。玉作弹棋局,中心亦不平。

  嘉瓜引蔓长,碧玉冰寒浆。东陵虽五色,不忍值牙香。

  柳枝井上蟠,莲叶浦中干。锦鳞与绣羽,水陆有伤残。

  画屏绣步障,物物自成双。如何湖上望,只是见鸳鸯。

  不过,序言所写只是诗人一面之辞,实际情况究竟如何,也只有两个当事人清楚了。有人认为他们之间有些卿卿我我,以李商隐这样不折不扣的多情种子,故事绝不会那么简单。还说李商隐的《高花》诗也是感怀这段往事:

  花将人共笑,篱外露繁枝。宋玉临空宅,墙低不拟窥。

  不管婚前的李商隐有多少绯闻,但他在婚后对妻子一往情深,丧偶后对亡妻沉痛追悼,从这个角度来看,他还是唐朝少有的好男人。开成三年(838),二十六的李商隐又得到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赏识,邀请他去幕府任职,并把女儿嫁给了他。这次婚姻给他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打击。《旧唐书》由此说他“背恩”、“无行”、“无特操”,即忘恩负义,缺乏道德原则。为什么呢?因为令狐楚属于牛党,王茂元属于李党,这是两个对立的阵营。作为令狐楚的得意门生,令狐楚尸骨未寒,李商隐就成为了对方阵营中的乘龙快婿,这口气牛党人士如何咽得下去?

  后来李商隐参加博学宏辞科考试,考官已经录取了他,但有中书长者说:“此人不堪。”就把他刷下来了。这位长者就是牛党人士,甚至还有人认为他就是令狐綯。李商隐没有弄懂其中的关节,也有可能是不愿面对这个问题,就自嘲地说:博学宏词者要知识渊博,假若有天朝廷大臣向我询问一些鸡毛蒜皮的小问题,我又答不上来了,那就糗大了。现在人家把我从录取名单上刷下来,我心中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以后即使“不能知东西左右,亦不畏矣”。对于背叛的问题,李商隐可能会感到委屈:有才又不是我的错,谁叫两个党派的领导人都赏识我呢?这些领导人赏识我,我又能有什么办法?

  对于来自不同阵营的爱意,李商隐为什么都毫不保留地接受了呢?难道他这一点政治觉悟都没有吗?《旧唐书》说他操行有问题,意思是见着好处就上。今天的研究专家说他品格高尚,超越两党之外,不偏不倚,独立不附,不近不远。晚唐不就是坏在牛李党争之上了么?倘若大家都如李商隐这样都游走于两党之间,无党派之见,不就天下太平了么?江湖上则传言,李商隐的境界没有《旧唐书》所说的那样卑下,也没有研究专家们所说的那样崇高,他从牛党转投到李党,只不过为了一个好女孩。为了爱情,清秀的诗人李商隐曾经每天从一个山峰跑到另一个山峰去与情人相会;为了爱情,难道他不可以从一个阵营跑到对方阵营去和相爱的人结合?看看他的《李夫人三首》、《西亭》、《王十二兄与畏之员外相访见招小饮予以悼亡日近不去因寄》、《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正月崇让宅》等诗篇,都是写给妻子的。一般认为《夜雨寄北》也是寄赠给王氏的,因为它又名《夜雨寄内》: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下面这首《无题》,许多人以为是李商隐写给他的妻子的。他们认为:在李商隐的情感世界中,除了这位与诗人患难与共、心心相依的贤妻,谁能承当如此深厚的情感?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从李商隐的个性来看,他确实是一个相当固执的人,为爱情而自毁“政治前程”之类的事情,他真会毫不犹豫地去做。曾经为一个毫不相干的囚犯,他就不惜丢掉辛苦奋斗而来的官职。开成四年,李商隐参加书判试,中式得授秘书省校书郎,后调补弘农(河南灵宝)尉。到河南没多久,他发现监狱里一个犯人判刑过重,拼着乌纱帽不要,也要将死囚改判为活罪,结果触怒了观察使孙简,被其罢职。这就是著名的“活狱事件”。由此看来,李商隐确实是一个高尚的人,也是一个纯粹的人。好在观察使孙简马上离任,代替这个职位的是晚唐的一个很有名气的诗人姚合。诗人之间自然惺惺相惜,姚诗人将李诗人官复原职。

  两年后,李商隐主动辞职,可能是觉得这样下去前途茫茫,也可能是认为自己不适合这样事务性的基层工作。于是他又去幕府任职了,在老岳父帐下任掌书记。会昌二年(842),李商隐又进入京城参加考试,以书判拔萃,授秘书省正字,美好的前途似乎在等着他。但恰在此时,他的母亲病逝了,紧接着他的岳丈也病死了,背后的大树倒了下来。

  三年守丧期满后,李商隐继续做秘书省正字。在此期间,他写有《无题二首》,其一为: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兰台就是秘书省。这是一首艳情诗,与诗人心有灵犀的显然不是他的妻子王氏。在灯红酒暖的场合应酬,也是官员的常态,但动了感情就会遭到嗤笑。不过,许多人相信这首诗别有所托,或以为是写的是君臣遇合,或以为是自叹官小位卑,不能与有关领导(或云此位领导人就是令狐綯)沟通交流,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谁也说不清楚。明人朱鹤龄在《笺注李义山诗集序》中说,大家都称李义山为“才人”、“浪子”,所真正喜欢的都是一些“帏房昵媟”之语,这其实是对李商隐的误读,他的诗往往有所寄托。

  关于上面所引这首《无题》是否有所寄托,至今争论不休。不过,李商隐艳情诗虽然写了不少,其实在晚唐那个糜烂的时代他还是非常严肃的。有位名叫李远的诗人,担任江州刺史时觅得杨贵妃袜一双,经常拿出来与人把玩。后来李群玉过访,说他每次读自己所作的《题二妃庙》诗时就“动朝云暮雨之兴”,李远则称“仆自获凌波片玉,软轻香窄,每一见,未尝不在马嵬坡下也”。两人大笑不已,还赋诗纪其事,如李群玉《李远获贵妃袜》诗云:“常束凝稣迷圣主,应随玉步浴温汤。如今落在吾兄手,无限幽情付李郎。”与他们相比,李商隐完全是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看他所写的《马嵬》: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季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宋人洪迈很羡慕李商隐,在《容斋随笔》卷二中,他感叹说:唐朝的那些诗人真是幸福,想写什么就可以写什么,包括皇家的那点私生活或绯闻。杨贵妃的轶事,放在当今,无论哪个诗人都不敢动笔。

  有些诗看起来很艳俗,实际上也是寄托遥深,如《北齐》讽咏北齐后主高纬和宠妃冯小怜荒淫亡国的故事:

  一笑相倾国便亡,何劳荆棘始堪伤。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

  巧笑知堪敌万机,倾城最在著戎衣。晋阳已陷休回顾,更请君王猎一围。

  据《隋书》记载,齐后主宠爱冯小怜,对之百依百顺。有次带她去打猎,北周的部队大举进攻,告急的信使相望于道。齐后主想班师回朝,组织军队抵抗。冯小怜正在兴头之上,要求继续打猎。齐后主满足了她的要求,结果错失战机,兵败国亡。

  4.窘困

  宣宗大中四年(850),令狐綯做了宰相,李商隐的日子就越来越艰难了。尽管他多次试图向令狐家的这位公子说明情况,可人家根本不给他这个机会。在京城呆着无趣,他便去远方的幕府寻安身之所,先后赴桂州(今广西桂林)、徐州、梓州(今四川三台)随人作幕僚。大中五年的时候,妻子王氏的病故更让他心灰意冷、郁郁寡欢,一度想出家为僧。为了生活,他咬紧牙关,不屈不挠地去找令狐綯陈情。《北梦琐言》记载,李商隐多次前往,都遭到冷遇,后来就在客厅里题了一首诗:

曾共山翁把酒时,霜天白菊绕阶墀。十年泉下无消息,九日樽前有所思。不学汉臣栽苜蓿,空教楚客咏江蓠。郎君官贵施行马,东阁无因再得窥。

  诗人含蓄地提醒令狐綯不要忘记旧日的友情。令狐绹看到这首诗后,既惭愧又惆怅,就令人将这间厅锁起来,终生不开。一说令狐绹恼羞成怒,很想铲除题诗的墙壁,但由于这首诗里有他父亲的名字(楚),按照习俗他是不能毁掉诗作的,于是只好锁上门。不管真相如何,在令狐綯的帮助下,李商隐终于当上了太学博士。据说他的《无题四首》就写于此时,有专家声称这些诗表面上写的是恋情,实则是描述他与令狐公子的纠葛,希望对方伸出援助的双手,如: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后来太学博士做不下去了,要到东川(治梓州,今属四川)节度使柳仲郢那里任掌书记。临走之前,还去与令狐綯告别,对他寄予厚望,又写下《无题》二首表达请求援助之意,如其二:

  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不过,令狐綯终究让他失望了。李商隐的政治生涯就是在柳仲郢手下结束的。大中十一年,柳仲郢调任吏部侍郎,李商隐如影随形。后来柳侍郎充任盐铁转运使,李商隐又随同前往为盐铁推官。只不过当柳仲郢调任刑部尚书时,李商隐没有跟上这最后一步。他丢掉了盐铁推官的差事,闲居郑州,不久病故,享年四十六岁。

  李商隐出道之初,风头确实很盛。据宋代蔡居厚《蔡宽夫诗话》中说,白居易晚年非常喜爱李商隐的诗,曾经说我死后希望能够投胎当李商隐的儿子。后来李商隐的儿子衮师出生,诗人就将他的小名取为“白老”。不料这位“白老”终究不是那位“白老”,长大后反应蠢钝,很让人们失望。当时著名的诗人兼词人温庭筠对“白老”发话:你小子要真是白居易的后生,那不是成心让“老白”难堪吗?

  蔡居厚的本意是说,李商隐当时名声响亮。不过,活着的李商隐名气再大,赏识的人再多,充其量也不过和温庭筠齐名,人称“温李”。当时还因为他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都在家族里排行16,故并称为三十六体。至于“小李杜”的说法,出现得就比较晚了。等到《唐诗三百首》出炉的时候,他的排名已经上升到整个唐朝的第四名了,其中所收录的诗歌数量仅仅少于杜甫、王维与李白。

  晚唐以来,学习李商隐的人很多,清人叶燮说:“宋人七绝,大概学杜甫者什六七,学李商隐者什三四。”(《原诗》)《古今诗话》还记载说,北宋杨亿、刘筠等人以诗唱和,创立“西昆体”,大量模仿李商隐的诗歌风格。当时一位演员扮演李商隐,穿着破烂的衣服,说杨亿等人生生地把他的衣服都撕破抢走了。

  不过,宋代以来,批评的声音也不绝于耳。有人说李商隐用典太多,宋人笔记《杨文公谈苑》描述李商隐在写诗时一定会翻开许多书籍,屋子里到处乱摊,所以人称“獭祭鱼”,据说水獭常把所捕鱼陈列水边,如同陈列供品祭祀。后来鲁迅先生还说:“玉谿生清词丽句,何敢比肩,而用典太多,则为我所不满。”(1934年12月致杨霁云的信)

  另一个让那些正襟危坐的读者不高兴的,是李商隐诗中“杯酒狎邪”之语太多,没有太多用处,如敖陶孙《诗评》所言:“李义山如百宝流苏,千丝织网,绮密环妍,要非适用。”只不过,谁能想见,随着时间的流转,人们却越来越喜欢他那些不实用的“杯酒狎邪”之语呢。
鴻 逸
鴻 逸

年龄 : 40
地点 : 甘肃武威
帖子数 : 8
注册日期 : 13-03-28

返回页首 向下

返回页首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